质量规划阶段的技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
包含:成本收益分析法、质量成本法、标杆对照(Benchmarking)、卖验设计等。
1.成本收益分析法
对每个质量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要比较其可能的成本与预期的效益。达到质量要求的主要效益包括减少返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干系人满意度及提升赢利能力。
2.质量成本法
质量成本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为预防不符合要求、为评价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因未达到要求而发生的所有成本。质量成本类型见图8-1。
3.标杆对照
标杆对照是将实际或计划的项目实践与可比项目的实践进行对照,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4.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DOE)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识别哪些因素会对正在生产的产品或正在开发的流程的特定变量产生影响。DOE可以在质量规划管理过程中使用,以确定测试的数量和类别,以及这些测试对质量成本的影响。
DOE也有助于产品或过程的优化。它用来降低产品性能对各种环境变化或制造过程变化的敏感度。该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为系统改变所有重要因素(而不是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提供了一种统计框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产品或流程的最优状态,找到显著影响产品或流程状态的各种因素,并揭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
5.其他工具
为定义质量要求并规划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也可使用其他质量规划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头脑风暴。用于产生创意的一种技术。
•力场分析。显示变更的推力和阻力的图形。
•名义小组技术。先由规模较小的群体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创意,再由规模较大的
群体对创意进行评审。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