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项目生命周期和组织
● 项目生命周期
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
可行性分析、业务重组、信息系统规划、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系统实施、系统试运行、运营与维护。
每个项目阶段都以一个或数个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其标志。
阶段的结束通常以对完成的工作与可交付成果的审查为标志。
阶段的正式完成不包括核准随后的阶段。
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V 模型、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螺旋模型: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
瀑布模型:可行性分析(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含单元测试)、测试、运行维护。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行性分析阶段、业务重组、信息系统规划、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系统实施、运营和维护。
● 项目干系人、一般阶段和过程组
项目干系人:项目经理、用户、项目执行组织、项目发起者
项目团队的特点:共同的目标、合理分工与协作、高度的凝聚力、团队成员相互信任、有效的沟通
项目团队的阶段:形成期、震荡期、正规期、表现期
● 组织的影响
职能型组织形式:有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资源利用的灵活性与低成本、有利于从整体协调企业活动、协调难度大。项目组成员责任淡化。职能型组织内仍然可以有项目存在,但是项目的范围通常会限制在职能部门内。
项目型组织形式:目标明确及统一指挥、有利于项目控制、有利于全面型人才的成长、机构重复及资源的闲置、不利于企业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稳定性。
矩阵式组织形式: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