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网络系统的立项阶段,监理方应协助业主确定系统设计目标、系统预期功能和性能,运行环境,投资预算和竣工时间等。立项是进行系统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工作的前提。
立项阶段的工作要达到以下目标:
(1)向上级主管部门阐述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并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2)估算工程建设的资源投入、预期的时间与进度计划,以及所需要的投资。
立项阶段监理方应协助业主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了解业主现有的人力、物力情况;
(2)为新系统的建设确定项目组织和人员配备;
(3)编制立项申请报告,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4)撰写项目可行性报告。
对于投资较大的信息网络工程,必须事先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由业主、主管部门和咨询设计单位(如果进行咨询式监理还包括监理方)共同进行。在完成类似项目调研(功能、设备选型、设计及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本单位的建设目标、业务要求和工程实施方法,编制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工程名称、项目负责人和组织分工、项目机构、参加单位、协作单位。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工程背景、工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当前现状和发展趋势、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完成时间、工程经费概算等。
立项报告的一般格式如下:
1)工程项目
①XXX…X
②XXX…X
:
XXXXX
2)工程组织领导和工程负责人
工程领导小组:XXX,…,XXX
工程技术小组:XXX,…,XXX
工程总负责人:XXX
分工程负责人:XXX
XXX负责…
XXX负责…
:
3)项目机构
XXX科室
4)工程负责单位和协作单位
负责单位:XXXX
协作单位:XXXX
5)工程背景
6)工程建设的目的和必要性
以对目前所处的环境、业主方的信息化现状与差距的分析为基础,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对业主方的单位简况和机构职能做一简要介绍。
8)需求分析
项目所涉及的功能和性能的充分的分析与描述,对项目相关的主要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对需要进行处理的信息量进行预测。
9)总体方案
①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
说明系统建设要达到的总体建设目标和按时间段划分的阶段性建设目标。
②总体建设内容与规模
列表说明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总体建设规模。
③总体建设原则
10)分阶段的建设方案
以分阶段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为依据,按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系统、应用系统、安全系统、设备与软件配置、土建及配套工程等专业给出总体设计方案。
11)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可行性分析的目的,就是把所有与系统的投资效果有关的因素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可行性分析必须回答下列问题:
(1)技术能力是否可行?
(2)经济投资能力如何?
(3)系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建设完成?
(4)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5)系统是否符合现行实际情况?
(6)对新系统的效益分析是否有依据?
可行性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全面分析新建系统的投资效益(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效益)。可行性分析最终要明确指出:提交的系统分析报告是否可行,有没有修改的必要?
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不同于一般工程项目的建设。一般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对工程立项决策的分析,分析的对象是以初选目标为前提。而信息网络系统是在申请立项、对本单位内部进行广泛调查并且按照立项的准则写出系统分析说明书后,才能进行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对项目的价值、投资与预期利益进行科学评价。
(2)技术可行性。
(3)系统生存环境可行性。确定系统运行环境和生命周期。
(4)各种可选方案。对用于该系统开发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评价。
(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2)系统实施计划。
(3)系统建设的经济效益。
可行性分析要根据业主实际需求信息与限制条件,针对系统方案中确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别对计算机资源、技术能力及局限性、预期效果综合进行分析。可行性分析的最终结果应编写成可行性分析报告,作为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可行性分析的工作组织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
·由建立系统的单位来承担。
·委托科研机构承担。
·“三结合”方式:由主持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的工作人员、科研单位的技术专家、本单位的中层管理干部共同参与可行性分析,由科研单位的专家提出分析报告草案供讨论。
可行性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背景,即工程的来源,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的业主与主管单位。
(2)根据政府的有关规定和各行业的要求,对任务进行详尽的分析,以确定目标的风险等级以及防护等级。
(3)根据工程目标的等级确定,如工程内容、风险防范方案、设备明细等内容。
(4)估算出整个工程的建设工期,制订工程费用预算。
(5)对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前期,可行性分析非常重要。它确定了项目的建设目标、内容、范围和投资规模,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否科学和切合实际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成败。
在建设一个系统时,监理方协助业主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在技术上、经济上、运行组织的可能性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系统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
可行性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工程正式立项,然后业主将工程设计和建设任务委托给相关设计及承建方完成。工程可采取招标方式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节约投资,创造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