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准考证打印   论文投票   报考指南   论文辅导   软考培训   郑重申明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信学苑 > 中级交换技术 >> 正文
正文
静态交换和动态交换介绍
来源:尚大教育-通信学院 作者:小连 时间;2012-12-13 点击数: 尚大软考交流群:376154208
以太网交换技术具有许多类型,各自宣传其具有不同的优点;通过简单的鼠标即可增加、移动和改变往来落的结构;比网桥和路由器更为有效地进行网络分段;为高性能工作站或服务器提供高宽带。网络管理者渴望采用这些技术,但是首先他们想了解各种以太网交换技术。当前有两种以太网交换技术:静态以太网交换和动态以太网交换。
交换技术分类

    上面已讨论了动态交换和静态交换在功能和应用上的基本差异, 下面将着重讨论每种交换技术的两种实现方式:

    动态端口交换

    动态段交换

    静态端口交换

    静态模块交换

    对静态交换而言,模块交换和端口交换差别很小,它们可应用于相同的场合, 而对动态交换,段交换与端口交换的应用明显不同。

    1.动态端口交换

    动态端口交换的功能已在前面讲述过,每一端口联接到单一的工作站或服务器。 因为每一端口可被按需赋予一个独立的 10Mbps专用以太网链路,这样可以赋予每一工作站或服务器更高的网络带宽。

    2.动态段交换

    动态段交换与动态端口交换的功能相似,通过交换结构,按需提供专用的端口间10Mbps专用链路。每一动态段交换端口可以连接一个网段(即传统的共享以太网),而不只是一个工作站或服务。动态段交换通过对大量MAC地址的识别来完成此功能。用端口连结整个网段,可以使动态段交换取代现今分段网络中的路由器及网桥。

    如果网段A的用户在网段内发送数据包, 交换识别数据为本网段数据包而不允许这些数据包进入其它网段。但是如果网络段A的用户发送数据包到网络段B,则交换机识别那些传送至网段B的数据包,分配一专用的10Mbps链路,发送数据包到网段B的目的用户。网络分段,即将一个大的拥挤的网络分成一系列的小型网络,每一网络具有小的用户和小的流量。

  以前网络分段一般是通过网桥和路由器来实现的, 而采用动态段交换对网络分段比用网桥和路由器更优越,理由如下:

    (1)价低。

    (2)易管理,而路由器需要QSI协议中网络层的复杂网络管理。

    (3)更快速,因为交换只检测其数据包头中的源及目的地址, 而网桥及路由器则需检测整个包,这样交换所产生的时延比网桥及路由器小得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交换机技术向第七层发起冲击
下一篇: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章
 
 
跟贴共
笔 名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尚大教育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距离2023年10月14日通信考试还有
通信各地考务机构
各省市通信报名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