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存储交换机还是比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光纤通道FC存储交换机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FibreChannel有两种常用的拓扑结构:FibreChannelArbitratedLoop(FC-AL)和Fabric。我们常说的的FibreChannelHub和LoopSwitch使用FC-AL协议,而FabricSwitch使用FC-SW协议。两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1)地址空间上的不同、扩展能力不同
FC-AL使用一个字节的地址,称为AL_PA地址(ArbitratedLoopPhysicalAddress)。由于协议本身的原因,只有127个地址。(一个字节有256个数字,AL_PA地址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
Fabric使用3个字节的地址,其中第一个字节即是我们常说的Domain_ID,由于协议本身用掉了16个地址,实际可用的只有239个。每个交换都必须具有不同的Domain_ID,因此所有的FC存储交换机厂商的宣传资料上都说最多可以将239个交换机相连。
2)地址获得方式不同
使用FC-AL协议时,一般讲是在所有的设备之间协商AL_PA地址。而设备连接到Fabric交换机上,它会首先做一个FabricLogin,向交换机登录,从而获得3个字节的地址。单台机器启动不需要同其它机器协商地址。
3)Fabric交换机特别适合构造大的企业级SAN,因此需要提供许多特殊的服务来确保SAN正常工作。如:Fabric登录服务,命名服务,别名服务,RSCN服务等等。而LoopSwitch特别适合广大中等规模的SAN结构,这也是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规模。同时,在方案的兼容性配置方面,LoopSwitch更有优势。因为,各类存储产品的默认设置都是Loop优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用户把Hub和LoopSwitch看作同一种设备。但实际上,LoopSwitch和FabricSwitch都是每端口独享100MB/S(或200MB/S)的带宽,而Hub却只能是多端口共享100MB/S(或200MB/S)的带宽。下边给出了他们的内部结构逻辑图。
Zoning分区
在早期的SAN方案中,服务器大多是同种操作系统,SAN环境下的安全性问题并不突出。但是现在的方案中,异种操作系统并存的需求比比皆是,多套磁盘阵列子系统或具有多个主机接口的磁盘阵列子系统也很常见。为了保证SAN正常工作,不互相破坏数据。基于FC存储交换机层面的Zoning分区划分,可以有效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这样服务器只能访问同一分区内的设备,提高设备访问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