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准考证打印   论文投票   报考指南   论文辅导   软考培训   郑重申明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软考学苑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高项上午综合知识 > 高项章节知识点 >> 正文
正文
1.3.4供应链管理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0-20 10:27:02 点击数: 尚大软考交流群:376154208
1.3.4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tn Management,SCM)概述 I)供应链管理的诞生和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70年代主要体现在其产品质量上,80年代以后则主要看其对市场、客户的响应时间。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留给企业用于抉择的时间极为有限。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
<尚大教育,教育至上,人才为大:sdedu.cc>

 1.3.4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tn ManagementSCM)概述

    I)供应链管理的诞生和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70年代主要体现

在其产品质量上,80年代以后则主要看其对市场、客户的响应时间。对于现在的企业来

说,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留给企业用于抉择的时间极为有限。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

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要求,这种市场环境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供应

链管理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包括管理的扁

平化等,以及企业运营规则的改变、质量观念与服务方式的变化,都使得企业需要从自

身的角度来进行改革,从而为供应链管理在微观上提供了产生、发展的动力。

  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l)初级萌芽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地在

企业各部门之间传递,为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企业也开始加强对员工

的供应链管理培训。在这个阶殷,大多数企业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运作。尚未

实现跨企业的供应链整体运作,供应链管理的绩效低下。因此,这个阶段的供应链管理

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初级阶段。

  (2)形成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第一阶段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整合完成后,包括供

应商和分销商在内的整条供应链开始进行整合。ERP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供应链

的运作也不断地发展成熟。由于合作伙伴之间信息交流、相互联系的加强,企业之间建

立以一个核心企业为依托的新的数据分享和决策支持方式渐成大势所趋。供应链成员相

互协调,制订相关联的最佳销售和运营计划行动方案,公司决策和计划也朝着跨职能部

门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3)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之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个时期,以一家企业为核

心的单一供应链管理,往往不能覆盖企业的所有供求关系。实际上,一个企业往往生存

在一个与众多供应商和分销商构成的网络之中,于是发展基于供应链网络的整体优化模

式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此外,基于因特网的供应链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

彻底地改变了供应链网络的原有商业模式。此阶段的供应链管理特别强调在计划和决策

上的实时可视性、可预见性以及供应链流程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供应链上的可视性

和可预见性能够合理地确定链上业务的优先级,优化定位所需资源,考虑可能的资源替

代,评佶风险和给下游价值链所造成的影响并给出应对策略;而供应链流程管理和时间

管理的能力将使整个供应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测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或者提高利用该

事件所创造的机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响应、迅速调整和加以补救。

  2)供应链的概念与结构

  (1)供应链的概念。

  关于供应链的传统概念认为供应链描述的是企业间的采购、供应关系,这种观点仅

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的联系。

    关于供应链的现代概念,有如下三个要点。

    ①关于核心企业。

    一般来说,供应链系统中都会有一个企业在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网链中的信息

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调度等工作起协调中心的作用,被称为核心企业。供应链的现代概

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与一

切前向的关系,核心企业与用户、用户的用户以及一切后向的关系。一些大公司都是从

网链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供应链的。

    ②关于战略伙伴关系。

    早期的供应链(被称为自发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大都是各自为战,往往缺乏共同

目标。现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更加注重建立供应链中的战略伙伴关系,都积极地寻

找有效方法,与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更有效地协同开展工作,以便耐供应链这一复杂系

统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取得更好的绩效。

  ③关于增值链。

  供应链也是一条增值链,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物料会增加价值,给相蓑企业带来

收益。

    (2)供应链的结构。

    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参与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开

始,经过各个环节,直到晟终用户。图1-8表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覆盖了从

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

(3)供应链的特征。

    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在核心企业周围的以各种关系联系起来的供应商和

用户组成。每个企业都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供应链的特

征主要有以下5点。

    ①交叉性。节点企业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供应链的成员。

众多的供应链通过具有多重参与性的节点企业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交叉结构。

    ②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为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节点企业需要动

态地更新,供应链中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都需要实畸更新,从而使得供应链

具有了显著的动态性质。

    ◎存在核心企业。由供应链的概念即可看到,供应链中是存在核心企业的,核心企

业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信息、资金、物流运转的核心。

  ④复杂性。因为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组成的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是由许多类型

的企业构成的,所以供应链中的结构比一般单个的企业内部的结构复杂。

  ⑤面向用户。供应链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发生的,供应链中的信息流、

资金流和物流等都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而作变化,也是由用户需求来驱动的。

  3)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

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

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

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下面具体讨论这个概念。

    (1)以客户为中心。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

首先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衡量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客户满意度。降低供

应链的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等,都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

  (2)集成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在于集成化管理。既包括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

业之间的集成化管理,也包括供应链中每个节点企业自身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进行重组,

建立和运行各层次、各部门一体化簪理的信息系统。

    (3)扩展性管理。传统企业管理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管理:现代的供应

链管理使传统的企业向扩展性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发展,对传统的企业管理进行

了前后拓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制

定相应的整体目标,由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分担采购、生产、分销和零售的职能,通过影

响乃至管理包括供应商、制造商等在内的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而产生良好的绩效。

    (4)合作管理。供应链管理非常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供应链管理要求打破传统的

封闭的经营意识,通过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关系,来提高整个

供应链的经营效率,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最终提高用户满意度。供应链管理非

常关注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和关系的研究,以实现利益一体化。还有的学者认为,供应

链上的两个或多个企业进入一个相互信任和帮助的新时代,它们之间共享信息,提升物

流过程的控制潜力。

    (5)多层次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的管理,包括公司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

业层次上的活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的观点,对多个职能和各个层次的供应商进行

整合,让供应商的物流与满足客户要求之间协调统~,让企业内各个部门及各业务部门

之间、各企业之间的职能从整个供应链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以提高供应链即每

个企业的长期收益。

    4)供应链管理的分类

    可以从供应链管理的对象、网状结构和产品类别三个角度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1)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指供应链所涉及的企业及其产品、企业的活动、参与的成员和

部门。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可将供应链分为三种类型。

    ·企业供应链:是就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个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这里的单个公

    司多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起关键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产品供应链;是与某一特定产品或项目相关的供应链。基于产品的供应链管理,

    是由特定产品的客户需求所拉动的、对整个产品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的系统

    管理。

    ·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供应链契约关系主要是针对这些职能成员间的合作进

    行管理。供应链上的成员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协调买方和卖方的利益。

    (2)根据网状结构特点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供应链根据其网状结构特点划分有发散型的供应链网(v型供应链)、会聚型的供应

链网(A型供应链)和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的供应链网(T型供应链)之分。

    .v型供应链:供应链网状结构中最基础的结构。例如石油、化工、造纸和纺织

    企业等。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的客户往往要多于供应商,呈发散状。为了保证满

    足客户服务需求,企业需要库存作为缓冲。这种供应链常常出现在本地业务而不

    是全球战略中。

    .A型供应链:当核心企业为供应链网络上的终端客户服务时,其业务本质是由订

    单和客户驱动的。为了满足步数的客户需求和客户订单,需要从大量的供应商手

    中采购大量的物料。这是一种典型的会聚型的供应链网络,例如航空、汽车和重

    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拥有由所预测的需求量决定的公用件、标准件仓库。

    .T型供应链:介于上述两种模式间的就是许多企业通常结成的T型供应链。这种

    供应链中的企业根据已经确定的订单确定通用件。在接近最终客户的行业中普遍

    存在,在那些为总公司提供零部件的公司中也同样存在。T型供应链在供应链管

    理中是最为复杂的,这种网络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尽可能限制提前期以使

    供应链稳定有效。

    (3)根据产品类别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需求稳定程度及可预测程度等可将产品分为两大类:功能性

产品,生命周期较长、需求较稳定、可预测;创新性产品,生命周期较短、需求不稳定、

不可预测。

    ·功能型供应链:由于功能性产品市场需求稳定,所以其供求平衡比较容易达到,

    其重点在于降低生产运输库存等方面的费用,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为

    成品。

    ·创新型供应链:由于创新型供应链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市场信息的把握,

    因此这类供应链应该多考虑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柔性,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其次再考虑其实施中发生的费用问题。

    2,供应链管理的设计

    1)供应链系统设计的原则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台的设计原则。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是系统建模方法中两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建模方法。自顶

向下的方法是从全局走向局部的方法,自底向上的方法是一种从局部走向全局的方法;

自上而下是系统分解的过程,而自下而上则是一种集成的过程。在设计一个供应链系统

时,往往是先由主管高层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做出战略规划与决策,然后由下

层部门实施;而战略规划与决策是根据基层第一线实际情况制定的,而且基层第一线要

及时向高层反馈战略规划与决策的实施情况,等等。

    (2)简洁性原则。

    为了使供应链能够灵活快速地适应市场,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应是精简而具有活力

的,能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例如供应商的选择就应按照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和少

数的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降低采购成本,推动实施JIT采购法和准时生产。生产

系统的设计更是应以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为指导,努力实现从精益制造模式到精益

供应链这一目标。

    (3)取长补短原则。

    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的选择应遵循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原则,达到实现

资源有效使用的目的。每个企业则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的核心业务过程中。这些小企业

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面向目标,动态运行和充满活力的特点,能够实现供应链业

务的快速重组。

    (4)动态性原则。

    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中随处可见。要预见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减少

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延退和失真。增加透明性,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预测的

精度和时效性,对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

    (5)合作性原则。

    供应链业绩好坏取决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否和谐,因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合

作企业关系模型是实现供应链最佳效能的保证。有人认为和谐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

发挥系统成员的能动性、合作精神、创造性及系统与环境的总体协调性。只有充分合作

的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

    (6)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供应链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供应链创新性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没有创新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的管理模式。

    ②创新必须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与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③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企业的资源、能力和优势。

    ④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人员的创造性和集体智慧,并与其他企业共同协作,发挥供应

链整体优势。

    ⑤建立科学的供应链评价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可行性论证。

    (7)战略性原则。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模应有战略性观点。通过战略性选择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充分体现供应链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预见性;供应链的系统的战略发展应和企业的战略规

划保持一致,并在企业战咯指导、帮助、支持下继续进行。

    2)供应链系统设计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步骤

    目前常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主要有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基于成本核算的供

应链设计策略和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其中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是

最基本的,下面简要介绍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和设计步骤。

    (l)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菲舍尔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产品生命周期、需求预测、产品多样

性、提前期和服务的市场标准等都是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重要因素。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

性一致的供应链。不同的产品类型对设计供应链有不同的要求,高边际利润、不稳定需

求的革新性产品的供应链设计就不同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性产品。必须在

产品开发设计的早期就开始同时考虑供应链的设计问题,以获得晟大化的潜在利益。

    (2)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

    产品供应链可以归纳为如下8个步骤。

    ①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目的在于使供应

链更有效。这一步骤昀输出是每一产品的按重要性排

列的市场特征和对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②总结分析企业现状。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论证

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④根据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提出供应链设计

的目标。

  ⑤分析供应链的构成。

  ⑥分析评价供应链设计的技术可行性。

  ⑦设计供应链。

  @检验供应链。如果检验发现问题,则从第

步开始重新实施第步,直至确认无误。图1·9

是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示意图。

    (3)供应链的优化方法。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供应键节点企业成员的

变化,提高供应链运行的绩效,增加市场的竞争力,需要对供应链进行重构和优化。首先,应当明确重构优化的目标,例如缩短订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等;然后进行企业的诊断和重构优化策略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重构优化策略的选择。必须根据企业诊断的结

构来选择重构优化,是跃进的还是渐进的。重构的结果都应该获得价值增值和用户满意

 

度的显著提高。图1-10为供应链重构优化流程图。

3)供应链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l)注意供应链的整体性。

    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决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或企业部门间的协调关系:各个

企业或者部门系统一致,结构良好,那么作为一个整体的供应链系统才会具有良好的功

能。另一方面,供应链系统追求供应链中节点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此应成为包括中心

企业在内的各节点企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准则。

    (2)注意供应链具有相关性。

    供应链内部的各个企业或者部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了特定的关系。供

应链的性质和功能更多地受到组成供应链各个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这种战略联盟关系

的强弱决定了供应链的特性,表现出供应链的相关性。

    (3)注意供应链的结构性和有序性。

    供应链是按照供需关系组成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供应商的供应商之间等组成

的层次分布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的结构不是杂乱无章的,它呈现出有序的特性。

    (4)注意供应链的动态性。

    供应链内部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都具有动态性,供应链的节点企业自身茌动态

地壮大或者缩小。此外,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供应链的产生就是为了增强供应链中企

业群体的竞争力,一旦供应链中的企业认为在这个供应链中或者这个联盟中不再具有利

益或者意义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退出,供应链就有可能重组,所以,供应链上的节点

企业数目及其相互关联也在不断地变化。

    (5)注意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供应链在设计中也许会考虑十分周全,但是在应用中环境因素在变化,所以并不一

定按照预想那样起作用。因此,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设计和构建一个供应链;供

应链在运行中也应能自我调整,以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

  3.敏捷供应链管理

  1)敏捷供应链的概念

  在传统的竞争中,企业的主要优势往往是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进入21

世纪后,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低成本、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企

业对于竞争优势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企业的敏捷性上,也就是如何动态地、可重构地、

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以及快速地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于是产生了

敏捷供应链的概念。

    敏捷供应链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系统的特点如下。

    (l)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快速重组,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合作

的优化,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理解,对新产品或服务的

快速研发、生产和供应。

    (2)不仅支持企业内信息系统的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而且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

信息系统的集成、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

    (3)敏捷供应链中各个企业能根据敏捷化要求方便地进行组织、管理的调整和企业

生产模式的转变。

    2)敏捷供应链的体系结构

    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晟核心的研究内容之一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构。随着合作

联盟的组成和解散,怎样快速地完成系统的重构?这显然地将要求各联盟企业的信息系

统也进行重构。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尽可能低的成本代价,

实现对现有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和重构,保证他们和联盟企业的其他信患系统之间的信

息畅通、兼容和一定的信息安全,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供应链管理系

统的另一项重要研究领域是多种异构资源的优化利用。在跨企业的供应链中,在生产计

划调度和资源流、信息流、资金流方面,供应链内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是异构的。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支持他们之间进行有效地协同工作,是供应链管理系统必须

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敏捷供应链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图1-11实现了一个

 

不依赖于特定的计算机平台的、可重构的敏捷供应链体系结构。

 数据填报和针对非

技术人员设计的解决方案。能自动地完成输出内容的发布。从图1-11可以看出,敏捷供应链系统通过CORBAWebagent技术的结合运用

来解决异构平台之间的异地合作问题。系统通过基于中介代理的封装可以兼容不同的

legacy系统。把不同legacy系统提供的功能看作是可重构体系中的基本功能体。通过中

介代理的封装,构成有着标准功能和接口的软件代理。通信代理和安全代理负责不同的

软件代理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通过对不同legacy系统的封装和不同软件代理的组合

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重构目标。这个体系结构重点强调系统的可重构特性和对现有系统

的快速封装能力,系统的重构是通过对中介代理的不同配置来实现的。

    代理通信建筑在CORBAWeb技术之上,可以满足异构集成的需要。通过中介代

理对legacy系统的封装实现企业现有legacy系统不变的目标。这一中性、对等的体系结

构实现了结盟企业对等协作的需要。

    敏捷供应链系统的体系结构是以基本功能体为核心的,辅助以各种工具,通过这些

工具的应用方便地对系统进行配置,从而实现系统的快速动态可重构性、快速适应性和

 

敏捷性。

 

<尚大教育,教育至上,人才为大:sdedu.cc>
 
   各省软考办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 1.3.3客户关系管理
下一篇: 1.3.5电子商务
 相关文章
 
 
跟贴共
笔 名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尚大教育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距离2023年05月27-28日软考考试还有
尚大软考交流群:376154208
软考各地考务机构
历年真题汇总




各省市软考报名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