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安全管理技术
分类 |
内容 |
手段 |
物理与环境安全 |
环境安全,系统所在环境安全,重点是机房的环境安全(温度要求22度,适度约50%) |
进出机房管理、空调和通风系统、保护介质、屏蔽线、消防设备等 电子泄露防护: 1、 屏蔽主要信息存储部门,屏蔽室 2、 使用光缆传输对线路传导辐射抑制 3、 采取主动干扰设备对终端进行辐射防范 |
设备安全,设备防盗、防毁、防电磁泄露、防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和电源保护。(设备应处于相等电位) |
||
媒体(介质)安全,介质数据的安全和介质本身的安全 |
||
逻辑访问安全 |
加密技术 |
|
认证技术 |
口令认证、摘要算法认证(摘要算法MD5,生成一个128位长的摘要消息)、基于PKI |
|
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 |
数字证书格式为X.509 |
|
访问控制 |
分类:自主访问控制(DAC)、强制访问控制(M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出现角色概念 控制方法:登陆控制、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 |
|
数据备份和容灾 |
数据备份: 系统数据备份和用户数据备份 热备份和冷备份 映像备份和文件备份 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 |
备份硬件 备份软件备份策略与计划 灾难恢复,全盘恢复和文件恢复 |
容灾: 本地备份和异地备份 |
|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