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信息网络系统
1、 信息网络系统由网络基础平台、服务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和环境平台组成
2、 基础平台
| 
             网络传输技术  | 
        |||||||
| 
             通信方式  | 
            
             1  | 
            
             单工  | 
            
             单向传输  传统电视和电台  成本低  无交互  | 
        ||||
| 
             半双工  | 
            
             传输两个方向数据,不能同时  步话机 数字通道有1条独立通道,模拟通道接受和发送使用同样载波频率  | 
        ||||||
| 
             全双工  | 
            
             同时双向传输 电话 数字通道有两条独立通道,模拟通道接受和发送使用不同载波频率  | 
        ||||||
| 
             2  | 
            
             串行接口  | 
            
             一次发送一位  速度慢  需定义传送次序 较复杂  | 
        |||||
| 
             并行串口  | 
            
             一次发送多位  短距离高速传输 需时钟同步 昂贵  | 
        ||||||
| 
             3  | 
            
             链路  | 
            
             点到点物理线路段,中间无节点  | 
        |||||
| 
             数字链路  | 
            
             逻辑数字管道,一个链路上可有多个数字链路  | 
        ||||||
| 
             4  | 
            
             二线电路  | 
            
             两个方向通过相同物理链路或者通路传送信号 传输距离短  抗干扰弱  电话到电信用户局之间  | 
        |||||
| 
             四线电路  | 
            
             分离的物理链路或通路,一对线路发送一对线路接受   成本高  带宽、抗干扰都好  电信用户局之间  | 
        ||||||
| 
             5  | 
            
             数据帧  | 
            
             具有定长度和格式的信息块   | 
        |||||
| 
             差错控制  | 
            
             码距,衡量编码方式的抗错能力的一个指标。一个编码系统中任何两个合法编码之间的不同二进制位成为两个码字的“码距”,最小值为该编码系统的“码距”。 码距越大,编码系统的抗偶然错误能力越强  | 
        ||||||
| 
             1  | 
            
             奇偶校验  | 
            
             1位奇偶校验,能够检测1位错误,无法判断错误位置 对少量数据校验 移动通讯中广泛采用2位奇偶校验  | 
        |||||
| 
             2  | 
            
             海明码和恒比码  | 
            
             多位校验码,可以判断哪一位出现问题。所有方程计算为0,则无错误,倒排方程计算结果,是差错位数  | 
        |||||
| 
             3  | 
            
             循环冗余校验码  | 
            
             一个二进制数用一个多项式表示 编码组成为K位信息码+R位校验码  | 
        |||||
| 
             同步控制  | 
            
             1  | 
            
             异步传输  | 
            
             不需对时、传送短数据,传送单位为字符,带起始位和结束位 不传输的时候线路为空闲状态  | 
        ||||
| 
             2  | 
            
             同步传输  | 
            
             时钟调整,传输单位为整块数据流 传送短数据  | 
        |||||
| 
             多路复用  | 
            
             1  | 
            
             频分复用  | 
            
             模拟信道复用,利用载波调制技术实现原始信息好的频谱迁移,使多路信号在同一物理信道中频谱不重叠  | 
        ||||
| 
             2  | 
            
             时分复用  | 
            
             数字信道复用,将物理信道划分为若干时间片,各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路信号,让其在时间上不重叠  | 
        |||||
| 
             3  | 
            
             波分复用  | 
            
             频分的一种形式,光纤通信,利用波分复用设备将不同信号调制成不同波长的光,在接受方用设备分离光  | 
        |||||
| 
             交换技术:交换即转接  | 
        |||||||
| 
             电路交换  | 
            
             直接交换方式,提供物理或逻辑的临时专用通道,有无数据传输都不可占用 公用电话网 经电路交换传输包括电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电路拆除(释放资源)3步  | 
        ||||||
| 
             1  | 
            
             空间分割  | 
            
             其接点直接连通一条输入线和一条输出线  | 
        |||||
| 
             2  | 
            
             时间分割  | 
            
             按时间片分配物理通路给多个通道  | 
        |||||
| 
             存储交换  | 
            
             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输入信息在交换装置控制下先存入缓存,并对存储数据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等大树出现路口先后将数据转发出去。  | 
        ||||||
| 
             1  | 
            
             报文交换  | 
            
             存储转发,报文=报头+数据,在两节点间链路上逐段传输  | 
        |||||
| 
             2  | 
            
             报文分组交换  | 
            
             报文分组,把报文分成短且标准的单位。分组--分别传输--经过节点存储并转发—重组 ⊙数据报=1个报文分组服务,数据报服务以传递单个报文分组为目标,可省略分组号和重组,数据报服务是无连接服务 ⊙虚电路,建立逻辑电路—按同一条逻辑电路发送-拆除,减轻重组负担,每个报文分组的虚电路可以不同  | 
        |||||
| 
             
  | 
            
             帧中继,用户和网络接口间提供用户信息流双向传递,保持顺序不变,以帧为单位  | 
        ||||||
| 
             
  | 
            
             ATM,异步传送模式,以信元为信息传输、复接合交换的基本单位的传送方式 信元=5字节信元头+48字节数据块  | 
        ||||||
| 
             接入技术:接入网(AN)由三个接口界定 网络侧由SNI(业务节点接口)与业务节点(核心网业务接口)相连,用户侧由UNI(用户网络接口)与CPN(用户驻地网)相连,管理方面有Q3接口与TMN(电信管理网)相连  | 
        |||||||
| 
             有线接入  | 
            
             1  | 
            
             xDSL  | 
            
             DSL数字用户线)基于普通电话线(双绞线)的宽带接入,专线上网  H~高速率,A~不对称  | 
        ||||
| 
             2  | 
            
             HFC接入  | 
            
             基于HFC网(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网)的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技术,最早成熟 带宽巨大 有回传信道干扰  | 
        |||||
| 
             3  | 
            
             高速以太网接入  | 
            
             传统以太网不属于接入网,属于CPN 基于5类线的高速以太网,与IP配合得最好,价格低  | 
        |||||
| 
             4  | 
            
             DDN接入  | 
            
             DDN,数字数据网 非交换性 固定信道,固定速率,独占带宽  | 
        |||||
| 
             5  | 
            
             光纤接入技术  | 
            
             容量大、质量高、性能稳定、抗干扰和保密性强,成本高 FTTX,管线到路边、大楼及Anywhere的统称  | 
        |||||
| 
             无线  | 
            
             1  | 
            
             移动接入  | 
            
             高速低速两种  | 
        ||||
| 
             2  | 
            
             固定接入  | 
            
             从交换节点到固定用终端采用无线接入  | 
        |||||
| 
             路由技术:路由是把信息从源穿过网络传递到目的的行为。路由发生在网络层,桥接发生在数据链路层  | 
        |||||||
| 
             组成  | 
            
             1  | 
            
             路径选择  | 
            
             路径的计量标准metric,比较metric获得最佳路径  | 
        ||||
| 
             2  | 
            
             传输=交换  | 
            
             发送信息包括下一跳的物理地址,以及指向目的地的协议地址  | 
        |||||
| 
             算法  | 
            
             1  | 
            
             静态/动态  | 
            
             静态路由人为设定,不变;动态路由由路由软件计算并选择  | 
        ||||
| 
             2  | 
            
             单/多  | 
            
             多路径允许数据在多线路服用,吞吐量大  | 
        |||||
| 
             3  | 
            
             其他  | 
            
             平坦/分层;主机智能/路由器智能;域内/域间;连接状态(短路径优先算法)/距离向量  | 
        |||||
| 
             
  | 
            
             metric:路由长度、可靠性、路由延迟、带宽、负载、通信代价  | 
        ||||||
| 
             
  | 
            
             网络协议:能被路由的协议,发生在上4层(传输、会话、表示和应用层)  | 
        ||||||
| 
             网络操作系统  | 
        |||||||
| 
             分类  | 
            
             Windows NT Server(面向对象的) 、Linux、 UNIX(分时系统)等  | 
        ||||||
| 
             功能  | 
            
             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网络管理服务、internet/intranet服务  | 
        ||||||
| 
             网络服务器  | 
        |||||||
| 
             分类  | 
            
             UNIX服务器、Linux服务器、PC服务器  | 
        ||||||
网络测试:设备测试、系统测试、应用测试
设备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一致性和互通性测试
系统测试:物理连通性、基本功能、一致性测试、网络系统规划验证测试、性能测试、流量测试和模型化等
应用测试:测试网络系统支持各种应用的能力
|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