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大教育,教育至上,人才为大:sdedu.cc>
智能卡系统模型
在一个基于智能卡的系统中可能存在很多潜在的功能要素。通常会有5~6 个,包括持卡人、终端、数据持有者、发卡方、卡生产者以及卡软件开发方。
①持卡人:智能卡的拥有者,真正使用它的用户。通过应用系统,他可以控制卡里的数据。但是很明显,他不能对卡里的应用软件、协议或硬件进行控制。
②数据持有者:卡里数据的拥有者。比如用在机构中进行数字签名的卡,其持卡人也就是数据的拥有者。如果是电子现金卡,现金的发行机构才是卡的数据拥有者。
③终端:一般是连接智能卡的计算机,是卡同外界的交互界面。终端控制着所有进出卡的输入输出。
④卡发行商:发行智能卡的单位。它控制着卡里运行的应用系统以及卡初始化时的初装参数。发行商可以控制应用系统,也可以与系统分离。在一些多应用中,卡发行机构与卡里应用无关,仅仅是控制卡操作系统。而另一些多应用中,发行商则控制所有的应用。从安全分析的角度出发,一般可以将卡发行商、生产商以及软件生产商看成一个整体,但事实上,它们是分开的。
⑤卡生产商: 生产智能卡的单位。这里进行了简化,主要指卡硬件芯片的生产。因为有可能生产智能卡的单位不一定是卡芯片的生产者,它也许只是装配而已,也可能是转包商等。这里将它们看成一个部分。
⑥软件生产商:智能卡中软件的开发单位。同样道理,这里也将不同的软件开发看成了同一个部分,比如有开发操作系统的,也有开发具体应用程序的。
<尚大教育,教育至上,人才为大:sded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