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由于Internet规模太大,所以常把它划分成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通常把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协议称为
内部网关协议,自治系统之间的协议称为
外部网关协议。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有RIP协议和
OSPF协议;外部网关协议有
BGP协议。
2、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它位于应用层,该协议所定义的距离就是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距离最短的路由就是最好的路由。它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
3、
开放最短路径有限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分布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链路在这里代表该路由器和哪些路由器是相邻的,即通过 一个网络是可以连通的。链路状态说明了该通路的连通状态以及距离、时延、带宽等参数。在该协议中,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采用洪范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路由信息。
4、
外部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的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由于资质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要寻找最佳路由是不现实的。因此,BGP只是尽力寻找一条能够达目的网络的比较好的路由。
5、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是在多播环境下使用的协议。IGMP使用IP数据报传递其豹纹,同时它也向IP提供服务。
6、
ARP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MAC地址;RARP协议:根据MAC地址获取IP地址;
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协议允许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8、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全双工的、面向字节流的,端到端的服务。
9、TCP使用
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大大增强了可靠性。具体过程如下:

TCP连接释放机制
TCP的释放分为:半关闭和全关闭两个阶段。半关闭阶段是当A没有数据再向B发送时,A向B发出释放连接请求,B收到后向A发回确认。这时A向B的TCP连接就关闭了。但B仍可以继续向A发送数据。当B也没有数据向A发送时,这时B就向A发出释放连接的请求,同样,A收到后向B发回确认。至此为止B向A的TCP连接也关闭了。当B确实收到来自A的确认后,就进入了全关闭状态。如图所示。

10、TCP的拥塞控制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
为了防止cwnd增长过大引起网络拥塞,还需设置一个慢开始门限ssthresh状态变量。ssthresh的用法如下:
当cwnd<ssthresh时,使用慢开始算法。 当cwnd>ssthresh时,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当cwnd=ssthresh时,慢开始与拥塞避免算法任意。 
快重传配合使用的还有快恢复算法,有以下两个要点:
①当发送方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确认时,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ssthresh门限减半。但是接下去并不执行慢开始算法。
②考虑到如果网络出现拥塞的话就不会收到好几个重复的确认,所以发送方现在认为网络可能没有出现拥塞。所以此时不执行慢开始算法,而是将cwnd设置为ssthresh的大小,然后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