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 IT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17.2.3 第三方外包的管理
7 第三方外包的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1)外包商的选择;
(2)外包合同的管理;
(3)外包的风险控制。
8 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答:(1)技术能力。外包商提供的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具备创新性、开放性、安全性、兼容性,是否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能否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是否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格认证,如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系统集成商证书、认定的软件厂商证书;是否了解行业特点,能够拿出真正适合企业业务的解决方案;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中是否应用了稳定成熟的信息技术,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是否体现了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否具有对大型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和多系统整合能力;是否具有对高新技术深入理解的技术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
(2)经营管理能力。了解外包商的领导层结构、员工素质、客户数量、社会评价;项目管理水平,如:软件工程工具、质量保证体系、成本控制、配置管理方法、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老化率或流动率;是否具备能够证明其良好运营能力的成功案例;员工间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外包商客户的满意程度。
(3)发展能力。分析外包服务商已审计的财务报告、年度报告和其他各项财务指标,了解盈利能力;考察外包企业从事外包业务的时间、市场份额以及波动因素;评估外包服务上的技术费用支出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产品创新,确定他们在技术方面的投资水平是否能够支持企业的外包项目。
9 根据客户与外包商建立的外包关系,可以将信息技术外包划分为:市场关系外包、中间关系外包、伙伴关系外包。
10 如何加强IT外包风险控制?
答:(1)加强对外包合作的管理。对于企业IT管理者而言,在签署外包合同之前应该谨慎而细致的考虑到外包合同的方方面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要能够积极制定计划和处理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外包合同能够不断适应变化,实现双赢局面。
(2)对整个项目体系的规划,企业必须对自身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从而协调好与外包商长期的合作关系;IT部门也要让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外包项目中去,企业应该委派代表去参与完成项目。
(3)对新技术敏感。企业必须尽快掌握出现的新技术并了解其潜在的应用,企业的IT部门应该注意供应商的技术简介、参加高技术研讨会并了解组织现在采用新技术的情况,不断评估组织的软硬件方案,弄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发展潜力。
(4)不断学习。企业IT部门应该在企业内部倡导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加快用户对持续变化的IT环境的适应速度。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