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
6.2.1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
1信息压缩比是指压缩前后所需的多媒体数字信息存储量之比,压缩比越大,数据减少的就越多,压缩技术越复杂。
2可用如下指标衡量一种数据压缩技术的好坏:压缩比、压缩后多媒体信息的质量、压缩和解压缩速度、压缩所需的软硬件开销。
3多媒体数据压缩处理包括:编码(压缩)过程和解码(解压缩)过程。
4一般来说,压缩的计算量比解压缩的计算量大。
6.2.2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基本编码方法
1数据压缩方法:无损压缩法(冗余压缩法)和有损压缩法(熵压缩法)。
2无损压缩的压缩率一般为2:1到5:1。
3常用的无损压缩方法有: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行程编码、使用统计的方法或字典查找的方法进行压缩。
4常用的有损压缩方法有: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子带编码、矢量量化编码、混合编码、小波编码。
5哈夫曼编码是对独立信源达到最小平均码长的编码方法,具有唯一可译性。
6算术方法是一种二元码的编码方法。
7预测编码常用的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法(DPCM)和自适应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法(ADPCM)。
8变换编码种类:傅立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离散正弦变换。
6.2.3 编码的国际标准
1通用的压缩编码国际标准:JPEG、MPEG、H.261、DVI。
2JPEG(联合照片专家组),静止图像压缩和解压缩算法。由ISO和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共同制定。一般来说,JPEG图像压缩比大于20:1时,图像质量开始变坏。
3MPEG(动态图像专家组),提供的压缩比可高达200:1,通常有三个版本MPEG—1、MPEG—2、MPEG—3。优点:兼容性好、压缩比高、数据失真小。
4H.261也称PX64标准各省软考办 | ||||||||||